一、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 |
1 |
旅店业监测 |
1 |
旅店业监测 |
旅店业卫生标准
GB9663-1996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1.1 |
空气/菌落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:空气微生物
GB/T 18204.3-2013 |
只用自然沉降法 |
|
|
1.2 |
茶具/菌落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3 |
茶具/大肠菌群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4 |
毛巾、床上卧具/菌落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5 |
毛巾、床上卧具/大肠菌群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6 |
拖鞋/真菌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7 |
浴盆、脸脚盆/菌落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8 |
浴盆、脸脚盆/大肠菌群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: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
GB/T 18204.4-2013 |
|
|
|
1.9 |
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第一法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1.10 |
相对湿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电阻电容法 |
|
|
1.11 |
室内风速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1.12 |
一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|
|
|
1.13 |
二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气体分析法 |
|
|
1.14 |
照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1.15 |
噪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2 |
游泳场所监测 |
2 |
游泳场所监测 |
游泳场所卫生标准
GB9667-1996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2.1 |
游泳池水/菌落总数 |
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
细菌总数测定
GB/T 18204.9-2000 |
|
|
|
2.2 |
游泳池水/大肠菌群 |
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
大肠菌群测定
GB/T 18204.10-2000 |
只用多管发酵法 |
|
|
2.3 |
游泳馆/空气/细菌总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:空气微生物
GB/T 18204.3-2013 |
只用自然沉降法 |
|
|
2.4 |
池水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第一法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2.5 |
尿素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
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|
|
|
2.6 |
二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|
|
|
2.7 |
相对湿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电阻电容法 |
|
|
2.8 |
浑浊度 |
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
GB/T 5750.4-2006(2) |
|
|
|
2.9 |
游离性余氯 |
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剂指标
GB/T 5750.11-2006(1) |
3’,3,5,5-只用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 |
3 |
体育馆监测 |
3 |
体育馆监测 |
体育馆卫生标准GB9668-1996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3.1 |
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第一法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3.2 |
相对湿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电阻电容法 |
|
|
3.3 |
风速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3.4 |
二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
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|
|
|
3.5 |
空气/菌落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
2002年版 3.17.8.3 |
|
4 |
医院候诊室监测 |
4 |
医院候诊室监测 |
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
GB 9671-1996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4.1 |
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 T 18204.1-2013 |
只用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4.2 |
风速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4.3 |
二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
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|
|
|
4.4 |
空气/菌落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
2002年版 3.17.8 |
|
|
|
4.5 |
照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4.6 |
噪声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5 |
饭馆(餐厅)监测 |
5 |
饭馆(餐厅)监测 |
饭馆(餐厅)卫生标准
GB16153-1996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5.1 |
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第一法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5.2 |
相对湿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电阻电容法 |
|
|
5.3 |
风速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5.4 |
二氧化碳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不分光红外分析法 |
|
|
5.5 |
空气/菌落总数 |
卫生部《消毒技术规范》
2002年版 3.17.8 |
|
|
|
5.6 |
照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6 |
城市公共厕所监测 |
6 |
城市公共厕所监测 |
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
GB/T17217-1998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6.1 |
厕室/温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第一法棒式温度计法 |
|
|
6.2 |
厕室/相对湿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只用电阻电容法 |
|
|
6.3 |
照度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:物理因素
GB/T 18204.1-2013 |
|
|
|
6.4 |
氨 |
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
GB/T 18204.2-2014 |
只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|
二、 |
工作场所有害因素 |
7 |
化学有害因素 |
7 |
化学因素 |
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
第一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
GBZ2.1-2007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7.1 |
总粉尘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
1部分:总粉尘浓度
GBZ/T 192.1-2007 |
|
|
|
7.2 |
呼吸性粉尘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:呼吸性粉尘浓度
GBZ/T 192.2-2007 |
|
|
|
7.3 |
粉尘分散度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
3部分:粉尘分散度
GBZ/T 192.3-2007 |
|
|
|
7.4 |
游离二氧化硅 |
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
第4部分:游离二氧化硅含量
GBZ/T 192.4-2007 |
只用焦磷酸法 |
|
|
7.5 |
铅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铅及其化合物
GBZ/T 160.10-2004 |
只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|
|
|
7.6 |
四乙基铅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0-2004 |
只用四乙基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|
|
|
7.7 |
锰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3-2004 |
只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|
|
|
7.8 |
汞-金属汞(蒸汽)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汞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4-2004 |
只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|
|
|
7.9 |
铬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铬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7-2004 |
只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|
|
|
7.10 |
锌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锌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25-2004 |
只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|
|
|
7.11 |
铜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9-2004 |
|
|
|
7.12 |
钠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8-2004 |
|
|
|
7.13 |
钙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钙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6-2004 |
|
|
|
7.14 |
镉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5-2004 |
|
|
|
7.15 |
钾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钾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7-2004 |
|
|
|
7.16 |
镍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镍
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6-2004 |
|
|
|
7.17 |
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铊
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21-2004 |
|
|
|
7.18 |
锡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锡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22-2004 |
|
|
|
7.19 |
钼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钼
及其化合物 GBZ/T 160.15-2004 |
只用硫氢酸盐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0 |
一氧化碳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无机含碳化合物
GBZ/T 160.28-2004 |
只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 |
|
|
7.21 |
氨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无机含氮化合物
GBZ/T 160.29-2004 |
只用氨的纳氏试剂
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2 |
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无机含氮化合物
GBZ/T 160.29-2004 |
只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3 |
氰化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无机含氮化合物
GBZ/T 160.29-2004 |
只用氰化氢和氰
化物的异菸酸钠-巴
比妥酸钠分光光度
法 |
|
|
7.24 |
磷酸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无机含磷化合物
GBZ/T 160.30-2004 |
磷酸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5 |
砷及其化合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砷
及其化合物GBZ/T 160.31-2004 |
只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|
|
|
7.26 |
过氧化氢(氧化物)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 GBZ/T 160.32-2004 |
只用过氧化氢的四氯化钛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7 |
硫酸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/T 160.33-2004 |
只用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 |
|
|
7.28 |
二氧化硫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/T 160.33-2004 |
只用二氧化硫的四氯汞钾-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|
|
|
7.29 |
硫化氢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/T 160.33-2004 |
只用硫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法 |
|
|
7.30 |
氟化物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氟化物 GBZ/T 160.36-2004 |
只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|
|
|
7.31 |
氯气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 GBZ/T 160.37-2004 |
只用氯气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|
|
|
7.32 |
氯化氢及盐酸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氯化物 GBZ/T160.37-2004 |
只用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|
|
|
7.33 |
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芳香烃类化合物
GBZ/T 160.42-2007 |
只用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-气相色谱法 |
|
|
7.34 |
甲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芳香烃类化合物
GBZ/T 160.42-2007 |
只用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-气相色谱法 |
|
|
7.35 |
二甲苯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
芳香烃类化合物
GBZ/T 160.42-2007 |
只用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-气相色谱法 |
|
|
7.36 |
甲醇
|
工作场所有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
GBZ/T 160.48-2007 |
只用甲醇、异丙醇、丁醇、异戊醇、异辛醇、糠醇、二丙酮醇、丙烯醇、乙二醇和氯乙醇的溶剂解吸-气相色谱法 |
|
|
7.37 |
苯酚 |
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化合物 GBZ/T 160.51-2007 |
只用苯酚的4-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|
8 |
物理因素 |
8 |
物理因素 |
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物理因素GBZ2.2-2007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8.1 |
微波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:微波 GBZ/T 189.5-2007 |
|
|
|
8.2 |
振动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:手传振动
GBZ/T 189.9-2007 |
|
|
|
8.3 |
工频场强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:工频电场
GBZ/T 189.3-2007 |
|
|
|
8.4 |
辐射热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:高温
GBZ/T 189.7-2007 |
|
|
|
8.5 |
高温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:高温
GBZ/T 189.7-2007 |
|
|
|
8.6 |
高频电磁场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部分:高频电磁场
GBZ/T 189.2-2007 |
|
|
|
8.7 |
紫外辐射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:紫外辐射
GBZ/T 189.6-2007 |
|
|
|
8.8 |
噪声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:噪声 GBZ/T 189.8-2007 |
|
|
|
8.9 |
激光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4部分:激光 GBZ/T 189.4-2007 |
|
|
|
8.10 |
超高频 |
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:
GBZ/T 189.1-2007 |
|
|
|
8.11 |
压力差 |
GB/T 16758-2008 (附录A) |
|
|
|
8.12 |
照度 |
建筑照明设计标准
GB 50034-2013(6.3.12) |
|
三、 |
消毒产品与消毒效果监测 |
9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|
9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15979-2002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9.1 |
细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 附录B2 |
|
|
|
9.2 |
初始污染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 附录B2 |
|
|
|
9.3 |
大肠菌群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附录B3 |
|
|
|
9.4 |
绿脓杆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附录B4 |
|
|
|
9.5 |
金黄色葡萄球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附录B5 |
|
|
|
9.6 |
溶血性链球菌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附录B6 |
|
|
|
9.7 |
真菌菌落总数 |
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
GB 15979-2002附录B7 |
|
10 |
消毒剂含量测定 |
10 |
消毒剂含量测定 |
|
|
|
|
10.1 |
过氧乙酸 |
过氧乙酸溶液GB 19104-2008
消毒技术规范2.2.1.2.3(卫生部-2002) |
|
|
|
10.2 |
有效碘 |
消毒技术规范2.2.1.2.2(卫生部-2002) |
|
|
|
10.3 |
有效氯 |
消毒技术规范2.2.1.2.1(卫生部-2002) |
|
|
|
10.4 |
过氧化氢 |
消毒技术规范2.2.1.2.4(卫生部-2002) |
|
|
|
10.5 |
戊二醛 |
消毒技术规范2.2.1.2.9(卫生部-2002) |
|
11 |
医院消毒、灭菌效果监测 |
11 |
医院消毒、灭菌效果监测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-2012 |
|
|
|
11.1 |
空气/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附录A2 |
|
|
|
11.2 |
物体表面/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附录A3 |
|
|
|
11.3 |
医护人员手/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附录A4 |
|
|
|
11.4 |
医疗用品/细菌菌落总数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附录A5 |
|
|
|
11.5 |
空气/溶血性链球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食品微生物学检验
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
GB 4789.11-2014 |
|
|
|
11.6 |
物体表面/溶血性链球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食品微生物学检验
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
GB 4789.11-2014 |
|
|
|
11.7 |
工作人员手/溶血性链球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
GB 4789.11-2014 |
|
|
|
11.8 |
空气/沙门氏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食品微生物学检验
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.4-2010 |
|
|
|
11.9 |
物体表面/沙门氏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食品微生物学检验
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.4-2010 |
|
|
|
11.10 |
工作人员手/沙门氏菌 |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
食品微生物学检验
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.4-2010 |
|
|
|
11.11 |
空气/绿脓杆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绿脓杆菌 GB 7918.4-1987 |
|
|
|
11.12 |
物体表面/绿脓杆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绿脓杆菌 GB 7918.4-1987 |
|
|
|
11.13 |
工作人员手/绿脓杆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绿脓杆菌 GB 7918.4-1987 |
|
|
|
11.14 |
空气/金黄色葡萄球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金黄色葡萄球菌
GB 7918.5-1987 |
|
|
|
11.15 |
物体表面/金黄色葡萄球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金黄色葡萄球菌
GB 7918.5-1987 |
|
|
|
11.16 |
工作人员手/金黄色葡萄球菌 |
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
金黄色葡萄球菌
GB 7918.5-1987 |
|
|
|
11.17 |
使用中消毒剂染菌量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附录A6 |
|
|
|
11.18 |
无菌试验 |
医院消毒卫生标准
GB 15982-2012 A7/9/10 |
|
12 |
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|
12 |
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|
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
WS/T 367-2012 |
只测以下参数 |
|
|
12.1 |
紫外线灯辐照度值 |
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
WS/T 367-2012附录A.3.1 |
只用紫外线辐照计测定 |
13 |
医院洁净手术部环境检测 |
13 |
医院洁净手术部环境检测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 |
|
|
|
13.1 |
截面风速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5) |
只用微风速仪法 |
|
|
13.2 |
换气次数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6) |
|
|
|
13.3 |
静压差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7) |
只用压差显示仪法 |
|
|
13.4 |
洁净度级别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8) |
|
|
|
13.5 |
温湿度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9) |
|
|
|
13.6 |
噪声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10) |
|
|
|
13.7 |
照度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11) |
|
|
|
13.8 |
新风量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12) |
|
|
|
13.9 |
沉降菌 |
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
GB 50333-2013(10.3.13) |
用沉降平皿法 |
四 |
疾病控制检验 |
14 |
疾病控制检验 |
14 |
疾病控制检验 |
|
只检测以下参数 |
|
|
14.1 |
霍乱弧菌 |
霍乱诊断标准
WS 289-2008附录A |
|
|
|
14.2 |
布鲁氏杆菌 |
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
WS 269-2007附录C.1.2 附录C.1.3 |
|
|
|
14.3 |
流行性脑膜炎 |
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
WS 295-2008 |
|
|
|
14.4 |
白喉杆菌 |
白喉诊断标准
WS 275-2007附录B.2 |
|
|
|
14.5 |
艾滋病抗体 |
《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》(2009年版) |
|
|
|
14.6 |
丙肝抗体 |
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
WS 213-2008 |
|
|
|
14.7 |
梅毒抗体 |
梅毒诊断标准
WS 273-2007附录B.1.3 |
|
|
|
14.8 |
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(两对半) |
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
WS 299-2008 附录A |
|
|
|
14.9 |
出血热抗体 |
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
WS 278-2008附录A.1 附录A.2 |
|
|
|
14.10 |
麻疹抗体 |
麻疹诊断标准
WS 296-2008附录A |
|
|
|
14.11 |
风疹抗体 |
风疹诊断标准
WS 297-2008附录C |
|
|
|
14.12 |
乙型脑炎抗体 |
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
WS 214--2008 |
|
|
|
14.13 |
流行性感冒病毒 |
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
WS 285-2008附录ABDG |
|
五 |
放射卫生检验 |
15 |
外照射个人剂量测定 |
15 |
外照射个人剂量测定 |
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
GBZ 128-2002 |
只检测以下项目 |
|
|
15.1 |
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|
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
GBZ 128-2002(6) |
|
|
|
15.2 |
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监测 |
职业性皮肤放射性污染监测
GBZ 166-2005(3) |
|
16 |
X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监测 |
16 |
X线探伤装置的放射卫生防护监测 |
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
GBZ117-2015 |
|
|
|
16.1 |
X射线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检测 |
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7-2015(3.1.1.5) |
|
|
|
16.2 |
X线探伤室周围辐射水平监测 |
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7-2015(6.2.1) |
|
|
|
16.3 |
现场探伤作业场所监测 |
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17-2015 (5.5) |
|
17 |
后装放射治疗设备辐射防护检测 |
17 |
后装放射治疗设备辐射防护检测 |
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
GBZ121-2002 |
|
|
|
17.1 |
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设备辐射防护检测 |
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GBZ 121-2002(7) |
|
18 |
X射线CT的辐射防护检测 |
18 |
X射线CT的辐射防护检测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要求
GBZ 165-2012 |
|
|
|
18.1 |
X射线CT机房辐射检测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165-2012(4. 1) |
|
19 |
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检测 |
19 |
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检测 |
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
GBZ 130-2013 |
|
|
|
19.1 |
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检测 |
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-2013附录B |
|
20 |
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设备辐射防护检测 |
20 |
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设备辐射防护检测 |
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
GBZ161-2004 |
|
|
|
20.1 |
γ远距治疗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监测 |
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GBZ 161-2004(8.4) |
|
21 |
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 |
21 |
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 |
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 /T 182-2006(4) |
|
|
|
21.1 |
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 |
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 /T 182-2006(4) |
|
22 |
工业γ射线探伤检测 |
22 |
工业γ射线探伤检测 |
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-2008(11)
|
|
|
|
22.1 |
工业γ射线探伤检测 |
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32-2008(11)
|
|
23 |
密封γ放射源辐射监测 |
23 |
密封γ放射源监测 |
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
GBZ114-2006 |
|
|
|
23.1 |
密封γ放射源监测 |
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防护标准
GBZ 114-2006(5,9) |
|
24 |
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监测 |
24 |
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监测 |
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
GBZ115-2002 |
|
|
|
24.1 |
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监测 |
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
GBZ 115-2002(5,10) |
|
25 |
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监测 |
25 |
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监测 |
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
GBZ127-2002 |
|
|
|
25.1 |
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监测 |
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-2002(5) |
|
26 |
中子泄漏测量 |
26 |
中子泄漏测量 |
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126-2011 |
|
|
|
26.1 |
对M区域外中子泄漏测量 |
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126-2011(5.2.4) |
|
|
|
26.2 |
对患者水平中子泄漏测量 |
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GBZ126-2011(5.3.3) |
|
六 |
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 |
27 |
常规X射线摄影设备的性能检测 |
27 |
常规X射线摄影设备的性能检测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76-2011 |
|
|
|
27.1 |
管电压指示的偏离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1) |
|
|
|
27.2 |
输出量及其重要性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2.3) |
|
|
|
27.3 |
有用线束半值层(HVL)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2.4) |
|
|
|
27.4 |
输出量线性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2.5) |
|
|
|
27.5 |
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3) |
|
|
|
27.6 |
自动照射量控制响应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4) |
|
|
|
27.7 |
自动照射量控制重复性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5) |
|
|
|
27.8 |
X射线摄影机的几何学特性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6) |
|
|
|
27.9 |
聚焦滤线栅与有用线束中心对准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7) |
|
|
|
27.10 |
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9.8) |
|
28 |
X射线透视设备质量控制检测 |
28 |
X射线透视设备质量控制检测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76-2011 |
|
|
|
28.1 |
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10.1) |
|
|
|
28.2 |
空间分辨力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10.4) |
|
|
|
28.3 |
影像增强器系统的低对比分辨力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10.5) |
|
|
|
28.4 |
影像增强器的入射屏空气比释动能率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10.6) |
|
|
|
28.5 |
影像增强器系统的自动亮度控制系统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 76-2011(10.7) |
|
|
|
28.6 |
透视的照射野尺寸及中心对准 |
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WS76-2011(10.8) |
|
29 |
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性能检测 |
29 |
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性能检测 |
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GBZ 186-2007 |
|
|
|
29.1 |
胸壁侧射野的准直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2) |
|
|
|
29.2 |
胸壁侧射野与台边的准直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3) |
|
|
|
29.3 |
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4) |
|
|
|
29.4 |
管电压指示的偏离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6) |
|
|
|
29.5 |
辐射输出量的重复性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7) |
|
|
|
29.6 |
高对比分辨力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9) |
|
|
|
29.7 |
辐射输出量率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10) |
|
|
|
29.8 |
半值层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13) |
|
|
|
29.9 |
曝光时间的指示偏离 |
乳腺X射线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86-2007(5.14) |
|
30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性能检测 |
30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性能检测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17589-2011 |
|
|
|
30.1 |
诊断床定位精度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1) |
|
|
|
30.2 |
定位光精度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2) |
|
|
|
30.3 |
扫描架倾角精度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3) |
|
|
|
30.4 |
重建层厚偏差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17589-2011(4.4) |
|
|
|
30.5 |
CT剂量指数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5) |
|
|
|
30.6 |
CT值(水),噪声和均匀性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6) |
|
|
|
30.7 |
高对比分辨力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7) |
|
|
|
30.8 |
低对比可探测能力 |
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
GB 17589-2011(4.8) |
|
31 |
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要求 |
31 |
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要求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19046-2013 |
|
|
|
31.1 |
重复性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1.1) |
|
|
|
31.2 |
线性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19046-2013(3.1.2) |
|
|
|
31.3 |
日稳定性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1.5) |
|
|
|
31.4 |
X-辐射的深度剂量特性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2.1) |
|
|
|
31.5 |
方形X-辐射野的均整度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3.1.1) |
|
|
|
31.6 |
方形X-辐射野的对称性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3.1.3) |
|
|
|
31.7 |
辐射野的半影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3.3) |
|
|
|
31.8 |
辐射野的光野指示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4.1.2) |
|
|
|
31.9 |
等中心的指示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6.2) |
|
|
|
31.10 |
到辐射源距离的指示 |
医用电子加速器 验收试验和周期检验规程
GB/T 19046-2013(3.7.2) |
|
32 |
CR质量控制检测 |
32 |
CR质量控制检测 |
计算机X射线摄影(CR)质量控制检测规范
GBZ187-2007 |
|
|
|
32.1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