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卫健委 | 国家疾控局 | 陕西省卫健委 | 宝鸡市卫健委 设为首页  | 加入收藏
无标题文档
   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知识 > 健康科普 —— 鼠疫防控知多少

健康科普 —— 鼠疫防控知多少
  自动滚屏(右键暂停)
编辑:佚名 作者:佚名 点击数:608 更新时间:2023-08-17 08:25:58   


近日,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政府官网先后报道了3例鼠疫确诊病例,为同一家庭共同居住人员。目前患者都在积极救治当中,密切接触者已按要求进行隔离管控,均未出现异常情况。宝鸡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:鼠疫可防、可控、可治,请大家理性认识、科学应对。

一、什么是鼠疫?

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,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,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的甲类传染病,俗称“1号病”。

鼠疫起病急、病程短、死亡率高、传染性强、传播迅速。特别是败血症型鼠疫和肺鼠疫,如果不规范治疗,病死率为30%-100%。鼠疫潜伏期较短,一般为1-6天,但个别病例可达8-9天。



640.png



二、鼠疫如何传播?

1. 传染源

(1) 鼠疫染疫动物: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,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黄鼠、旱獭等。

(2) 鼠疫患者:各型患者均为传染源,最重要的是肺鼠疫患者。败血症型鼠疫早期的血液有传染性;腺鼠疫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类叮咬时才起传染源作用;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。

2. 传播途径

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、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
(1) 经跳蚤叮咬传播: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。

(2) 经直接接触传播:人类通过捕猎、宰杀、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,食用未煮熟的鼠疫病死动物(如旱獭、兔、藏系绵羊等)可发生肠鼠疫。

(3) 经飞沫传播: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,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,造成肺鼠疫传播。


640 (1).png


3. 易感人群

人对鼠疫普遍易感。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、剥食旱獭的猎人、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,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。

三、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?

鼠疫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种:

1. 腺鼠疫:发热,多数是高热,39℃以上,腋窝、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,剧烈疼痛。

2. 肺鼠疫:潜伏期短,发病更急。发热,胸痛,呼吸困难,咳血或者咳出带血的泡沫痰,病情凶险,传播也比较迅速。

3. 败血症型鼠疫:寒战、高热或体温不升、神志不清,病人迅速进入昏迷休克,通常1-3天内死亡。

4. 其他类型:如皮肤鼠疫、眼鼠疫、胃肠道鼠疫等相对少见。


640 (2).png


四、如何预防鼠疫?

鼠疫可防可控。通过控制传染源、切断传播途径,以及加强个人防护,尤其是减少暴露鼠疫感染的风险等,可有效防范感染鼠疫。预防鼠疫,公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 控制传染源。消灭动物传染源,广泛开展灭鼠运动;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,也应做好控制工作。对患者就地、就近隔离治疗,同时对直接接触者在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。

640.jpg

2. 切断传播途径。彻底灭蚤,或采取必要的防蚤叮咬措施,通过使用杀虫剂或驱避剂(常用的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)、减少躯体暴露等方法,减少被蚤叮咬的机会。避免接触染病或死亡动物。


640.jpg

3. 加强个人防护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是做好各种传染病包括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卫生,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;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,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。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,戴口罩、帽子、手套、护目镜、穿胶鞋及隔离衣,接种鼠疫菌苗10天后方可进入。

4. 提高警惕意识。如果曾去过动物鼠疫活跃地区,应持续两周自测体温,若突然出现发热、寒战、淋巴结疼痛、咳嗽或血痰等任一症状,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,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。






            上一篇:成人高脂血症食养原则和建议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:健康科普|夏日健康饮水宝典 
复制地址  打印本页     

  • 版权所有: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  • Email: baojicdc@163.com   疫情专报电话:0917-3361329(工作时间8小时内) 0917-3366885(节假日及8小时外)
  • 陕ICP备16015266号